撧耳顿足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用手抓耳,以脚顿地。形容束手无策。
出处宋·王铚《默记》上卷:“张立于屏风后见之,撧耳顿足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ǎn ěr dùn zú
注音一ㄢˇ ㄦˇ ㄉㄨㄣˋ ㄗㄨˊ
繁体撧耳頓足
感情撧耳顿足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困境。
近义词抓耳挠腮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是非口舌(意思解释)
- 帮倒忙(意思解释)
- 风驰电掣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裾马襟牛(意思解释)
- 投石问路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刀耕火种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※ 撧耳顿足的意思解释、撧耳顿足是什么意思由崈庆美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薪贵于桂 | 薪:柴草;桂:桂木。形容物价飞涨。 |
音信杳无 | 没有一点消息。 |
强取豪夺 |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。 |
鬼怕恶人 |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。 |
青山绿水 | 泛称美好山河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白日见鬼 | 大白天见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闲、冷落。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十全大补 | 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永垂不朽 | 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;永远不会磨灭。” |
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举足轻重 |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阴阳怪气 |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
辞喻横生 | 横生:横逸而出。言辞生动,横逸而出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乱作一团 | 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现实主义 | 注重事实或现实,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,敷衍塞责的做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