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九日悲秋不到心。凤城歌管有新音。”
出自〔宋代〕晏几道《鹧鸪天·九日悲秋不到心》
九日悲秋不到心。凤城歌管有新音。凤凋碧柳愁眉淡,露染黄花笑靥深。
初见雁,已闻砧。绮罗丛里胜登临。须教月户纤纤玉,细捧霞觞滟滟金。
创作背景
该诗创作于北宋徽宗崇宁大观间,即公元十二世纪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阳节前,当时的权相蔡京派人请小晏填写新词,作为应节歌唱之用,小晏于是欣然为作此篇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双启编著,晏几道词新释辑评,中国书店,2007.1,第75页
鉴赏
北宋徽宗崇宁。大观间,即公元十二世纪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阳节前,当时的权相蔡京派人请小晏填写新词,作为应节歌唱之用,小晏于是欣然为作此篇。
作为重九的应节之作,小晏这首词是很特别的,他把悲秋、登高、怀人等等传统的题材和写法统统抛却,一反常情,说柳叶落实愁眉淡了,黄花开是笑靥深了,而且大肆渲染歌舞酒宴的豪华享乐气氛,简直把重阳写成了一个欢乐的节日。这一特点很值得玩味的。王灼说小晏作此词“无一语及蔡者”,意思是说作者没有借机攀附权贵,是对作者的赞赏。然而,王灼似乎看得浅了。仔细品味起来,小晏非但没有阿谀蔡京,这种一反常规的写法,未尝不是对蔡京的讽刺:“九日悲秋不到心”,别人都悲秋,那是因为很多不如意,你蔡京位极人臣,百事顺遂,悲秋怎会到你的心上:“绮罗丛里胜登临”,别人都去登高以避灾祈福,你蔡京大富大贵,哪里用的着这一套,偎红倚翠,饮酒享乐就是了!从这个角度来读这首词,不是很有意味吗?
晏几道简介
宋代·晏几道的简介
晏几道(1030-1106,一说1038—1110 ,一说1038-1112),男,汉族,字叔原,号小山,著名词人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晚年家境中落。词风哀感缠绵、清壮顿挫。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称晏几道为小晏。《雪浪斋日记》云:“晏叔原工小词,不愧六朝宫掖体。”如《鹧鸪天》中的“舞低杨柳楼心月,歌尽桃花扇底风”等等词句,备受人们的赞赏。 …
〔►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诗(326篇)〕
名人名言名句
- 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”
-
“林断山明竹隐墙。乱蝉衰草小池塘。”
出自〔宋代〕苏轼: 《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》
- “浮云一别后,流水十年间。”
-
“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”
出自〔宋代〕苏轼: 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
-
“青鸟不传云外信,丁香空结雨中愁。”
出自〔五代〕李璟: 《摊破浣溪沙·手卷真珠上玉钩》
-
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
出自〔宋代〕柳永: 《蝶恋花·伫倚危楼风细细》
- “只解沙场为国死,何须马革裹尸还。”
- “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”
- “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。”
- “猿啼客散暮江头,人自伤心水自流。”
-
“年年负却花期!过春时,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。”
出自〔清代〕张惠言: 《相见欢·年年负却花期》
-
“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。”
出自〔宋代〕晏几道: 《鹧鸪天·醉拍春衫惜旧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