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ouzi 1
西峰塔影连青汉,天半铃声度飞雁。朝散灵花世界香,夜悬灯火星河烂。
此僧年少著袈裟,手持木杖口楞伽。身寄空门如槁木,心将秋水植莲花。
两峰宴坐谈空寂,何事家山动遥忆。定里啼乌返哺声,别时春草忘忧色。
学道由来不顾乡,道成应复念高堂。衲衣暂借斑斓舞,寿酒唯倾般若汤。
清风溪上回轻舸,红叶吹霜向人堕。愿结三生石上期,只恐他生复无我。
此别悠悠几日逢,回风暮雨送行踪。孤云野鹤悠悠去,目断金鳌一片峰。
送释大冶归省还西塔兰若。明代。王恭。 西峰塔影连青汉,天半铃声度飞雁。朝散灵花世界香,夜悬灯火星河烂。此僧年少著袈裟,手持木杖口楞伽。身寄空门如槁木,心将秋水植莲花。两峰宴坐谈空寂,何事家山动遥忆。定里啼乌返哺声,别时春草忘忧色。学道由来不顾乡,道成应复念高堂。衲衣暂借斑斓舞,寿酒唯倾般若汤。清风溪上回轻舸,红叶吹霜向人堕。愿结三生石上期,只恐他生复无我。此别悠悠几日逢,回风暮雨送行踪。孤云野鹤悠悠去,目断金鳌一片峰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补史十忠诗 其三 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。宋代。刘埙。 时平辄弃置,事迫甘前驱。呜呼忠义臣,匪直科目儒。江寒朔吹急,列城同一趋。岂不寄便安,纲常乃当扶。移檄倡诸镇,奋袂躬援枹。川决莫我回,万险栖海隅。天乎复不济,道穷竟成俘。一死事乃了,吾头任模糊。悠悠讥好名,责人无已夫。三衢有魁相,投老作尚书。
再次韵十首。宋代。陈造。 曲巷才人迹,泥涂没屐深。未妨冲雨到,要伴掉头吟。大巧专亭毒,何时扫疹淫。浊醪君莫厌,排闷勉孤斟。
送李宰免监镇之官浙西。宋代。释宝昙。 我自归帆急鼓催,君先一骑抗尘回。谁知北海樽罍底,亲见东轩长老来。执手试听枫叶下,打门终待藕花开。孤灯一曲无公事,万卷吾伊亦壮哉。
踏莎行 其一。清代。程颂万。 柳外斜阳,花间断梦。心情病酒芳寒重。雕阑六曲有人凭,苍苔暗补闲阶空。痴绝蜂忙,娇回莺哢。怜伊倩影凌波送。巧持纨扇索题诗,回头半露钗梁凤。
见云雷垂垂不雨怅然有作。明代。李梦阳。 大梁城东云出雷,捩风拖雨故徘徊。黄鹂坐树深无语,紫燕衔泥阻未回。即恐孝娥为早冢,不闻神女傍阳台。火云西日垂垂暮,屋隙愁看返照来。
kouzi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