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ouzi 1
秋潮夜落江为墟,青溪茁茁生菰蒲。舟舫逍遥宾从疏,谁识长沙李大夫。
十年持节使江吴,转入七闽将漕车。道上狂贼未伏诛,少壮疮痍官吏逋。
公方疾驱布威德,朝廷发兵趣捕贼。兵多贼少即日降,公独至今为失职。
白首飘然归故国,由来仕宦终无极。
借令得意任公卿,年迫桑榆心更惜。昔时柴车一束书,今日朱门百口食。
大夫月奉三万钱,何必要涂争埶力。野人结庵齐山傍,早岁曾为门下客。
不遗簪履惠相访,顾我青山唯四壁。野人适自三湘来,布衣犹带湘山碧。
公舟少驻洞庭下,尽洗都城尘土迹。
奉送李大夫归长沙。宋代。沈辽。 秋潮夜落江为墟,青溪茁茁生菰蒲。舟舫逍遥宾从疏,谁识长沙李大夫。十年持节使江吴,转入七闽将漕车。道上狂贼未伏诛,少壮疮痍官吏逋。公方疾驱布威德,朝廷发兵趣捕贼。兵多贼少即日降,公独至今为失职。白首飘然归故国,由来仕宦终无极。借令得意任公卿,年迫桑榆心更惜。昔时柴车一束书,今日朱门百口食。大夫月奉三万钱,何必要涂争埶力。野人结庵齐山傍,早岁曾为门下客。不遗簪履惠相访,顾我青山唯四壁。野人适自三湘来,布衣犹带湘山碧。公舟少驻洞庭下,尽洗都城尘土迹。
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 ...
沈辽。 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
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。元代。方回。 已学故学天隐说,多因误剃镜中头。戏拈当日颜良案,两足何堪踏两舟。
呈曾侍郎逮。宋代。赵蕃。 思人几作访茶山,竹密如云不敢删。未觉风流成岁远,政繇伯仲力追还。长公旧日曾一识,末路后来遭百艰。邂逅探囊得行记,赠公试遣略承颜。
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。清代。李希圣。 事过方知大祸临,君臣相对但沾襟。死棋著著犹堪覆,长夜漫漫直到今。三户亡秦那可得,诸公误国是何心。当时痛哭书还在,吞炭年来口已瘖。
送英州苏秘丞。宋代。曾巩。 远民歌舞戴升平,碧阁朱楼照眼明。乡馔雨余收白蕈,客樽秋后对红英。泷鸣浈水遥通海,路入南山不隔城。材术如君有余暇,出游应数拥双旌。
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。宋代。毕仲连。 玉籍殊科四十秋,徊翔藩翰几淹留。五羊旧治功尤著,百越新恩志已酬。健节亭亭心益壮,清吟一一思如流。壶浆满道争迎处,昼锦应先驻虎邱。
远国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六君成典册,万里奉丝纶。
云水连孤棹,恩私在一身。悠悠龙节去,渺渺蜃楼新。
望里行还暮,波中岁又春。昏明看日御,灵怪问舟人。
送归中丞使新罗(一本题下有册立吊祭四字)。唐代。耿湋。 远国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六君成典册,万里奉丝纶。云水连孤棹,恩私在一身。悠悠龙节去,渺渺蜃楼新。望里行还暮,波中岁又春。昏明看日御,灵怪问舟人。城邑分华夏,衣裳拟缙绅。他时礼命毕,归路勿迷津。
kouzi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