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内容

kouzi 1

《碛中作》

碛中作朗读

译文

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,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。

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,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。

注释

碛(qì):沙石地,沙漠。这里指银山碛,又名银山,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。

走马:骑马。

辞家:告别家乡,离开家乡。见月两回圆:表示两个月。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。

平沙:平坦广阔的沙漠、大漠。绝:没有。人烟:住户的炊烟,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。

《碛中作》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与《逢入京使》写作时间相近,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(749年)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。“碛中作”,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。从“辞家见月两回圆”的诗句看,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。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,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,写下了这首绝句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 等 .唐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3 :617-618 .

2、于海娣 等 .唐诗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版社 ,2010 :190 .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 ...

岑参朗读
()

更多古诗词

王畿一古枢,簿领日填积。

自非奉朝请,九衢未尝识。

()

缺唇丹井应千尺,秃顶灵杉恰百围。

鹤去不闻人下子,黄蜂无数采花归。

()

侧观阴阳秘,屈信理相干。绵绵递灵化,感应固无端。

日燠继以阴,急流生回澜。时至拙为巧,数穷贤亦难。

()
宋代华岳

十顷平湖一簇山,湖山佳处著朱阑。

分阶草色迎春绿,漱石泉声入夜寒。

()
明代杨慎

杨林今日是昭关,白首拘留未得还。渔父浣纱浑不见,断肠今古泪潺湲。

()
元代张昱

百年妄引几曾停,看取池塘草又生。蝶戏落花真自适,莺啼深院欲谁惊?

卢郎此去应如愿,宋玉从来最有情。一枕好风吹酒觉,不愁春梦不分明。

()

kouzi 2